徐州工程学院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|  | 科学发展,规划先行。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是新时期实现我校科学发展、和谐发展、跨越发展的基础性工作,也是我校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。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“十二五”事业发展规划,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实现“建设特色鲜明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”这一发展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为做好学校“十二五”规划编制工作,根据教育部、省教育厅、徐州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,结合学校实际,制定如下工作方案。 一、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,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按照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》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,牢固树立科学发展、和谐发展、跨越发展意识,以建设有特色、高水平、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,全面认识我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,深刻把握我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、新矛盾,理清发展思路,把握发展方向,提出发展目标,明确发展重点,破解发展难题,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“十二五”总体规划、专项规划与部门规划,使其成为指导我校未来一个时期改革与发展的行动纲领,推动学校发展,为促进徐州、苏北乃至江苏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 二、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(一)科学性、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 要立足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、趋势的把握,结合江苏省、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我校校情,通过全面调查和深入研究,认真分析我校与兄弟高校相比具有的特色、优势与存在的差距,准确定位,进一步理清学校“十二五”发展战略目标、发展思路,强化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,使“十二五”规划既具有科学性、前瞻性,又有可行性。 (二)统筹兼顾、科学处理各种相关关系 要紧密与学校“十一五”规划相衔接,分时段年度、分部门领域确定目标;以解决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为突破口,把握好“规模、质量、结构、效益”的关系,保证事业规划、专项规划和二级学院规划的协调一致;着力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、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、特色建设与全面提高、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、硬件条件与内涵提升之间的关系,努力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、和谐发展、跨越发展。 (三)定性目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 应当突出规划目标、思路和措施的可考核性,坚持定性目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,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尽可能量化指标;建立起事业规划、专项规划和二级学院规划相互衔接,长期目标、阶段目标与“十二五”目标相互配合,学校目标、部门目标和二级学院目标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。 (四)集中指导和民主参与相结合 “十二五”规划事关学校长远发展、事关每位教职工的利益,为此要加强领导,全面动员,建立健全规划咨询制度,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,做到科学决策、民主决策;同时,要使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学习、提高的过程,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激发全校师生员工热爱学校、关心学校和发展学校的热情,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引导到关心、投身学校的改革、发展与建设上来。 三、“十二五”规划编制依据 (一)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(征求意见稿) (二)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(2006━2020年)》 (三)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》(征求意见稿) (四)《国家教育事业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》(草案) (五)《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》 (六)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(征求意见稿) (七)《江苏省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》 (八)《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“十二五”规划》 (九)《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“十一五”规划》 (十)淮海经济区、苏北五市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 (十一)《徐州市教育事业发展“十二五”规划》 (十二)《徐州工程学院“十一五”事业发展规划》 四、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 (一)成立“十二五”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编制工作涉及面广、任务繁重,有许多重大问题需及时研究解决,必须加强领导,精心组织。为此成立徐州工程学院“十二五”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(徐工院行发〔2010〕18号),全面负责学校“十二五”各项规划编制的协调、领导和审议工作。 (二)规划体系及编制责任人 我校“十二五”规划体系在功能上分为事业发展规划、专项发展规划(学科及专业建设发展规划、科研及科技服务发展规划、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)和二级学院发展规划。 1.“十二五”事业发展规划,牵头单位:党委办公室、院长办公室、改革发展办公室,责任人:孙进 2.“十二五”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规划,牵头单位:教务处,责任人:王峰 3.“十二五”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,牵头单位:人事处,责任人:刘洋 4.“十二五”科研及科技服务发展规划,牵头单位:科研处,责任人:唐翔 5.“十二五”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,牵头单位:学生处、宣传部、团委,责任人:杜吉林 6.二级学院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,牵头单位:各二级学院,责任人: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 五、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编制的目标及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:前期调研(2009年11月-2010年5月)。全面总结学校“十一五”规划实施的基本经验,重点加强对学校 “十二五”时期的面临形势、发展环境、办学目标、发展思路、重大项目等方面的研究,完成“十二五”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。 第二阶段:初稿编制(2010年5月-2010年暑假开始前)。在调查研究、规划思路征集的基础上,形成学校“十二五”事业发展规划大纲(指导思想、基本思路、奋斗目标)。结合大纲,完成专项规划和二级学院规划的制定工作;着力做好三块规划的衔接工作,形成学校事业规划的初步文稿。 第三阶段:修改审议(2010年暑假-2011年1月)。集中利用暑假期间,加大调研论证力度,2010年9月底前完成初步文本;2010年10月-2010年12月,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征求对规划文本的意见和建议,并做进一步修改完善,形成规划草案;2011年1月,草案提交编制工作领导小组、院长办公会、党委常委会、党委全委会、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审议。 第四阶段:发布执行(2011年1月)。审议通过后,印发执行《徐州工程学院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》、各专项发展规划及二级学院发展规划。 中共徐州工程学院委员会 徐 州 工 程 学 院 二○一○年五月四日 | |